两年多来,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亚东援藏小组,始终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资金援助与智力援助并重、项目建设与队伍建设并重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亚东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当地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得到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项目建设增强“造血功能”
进藏以后,亚东援藏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亚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改变原先财政资金、援藏资金“两条线”的思路,树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观念,坚持由“输血项目为主”向“造血项目为主”转变的原则,提出了“一轴两点三片区”的援藏工作总思路。
援藏干部、亚东县委常务副书记王永俊介绍,援藏小组着眼3年项目计划,倒排时间进度表,重点推进帕里邻里中心建设及内部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上亚东乡新城镇示范点项目,尽快完善多庆民俗风情村及多庆湖观景平台、多庆赛马场、体验式藏包建设,有序建设下司马镇城市道路、城市管理指挥控制中心项目。
人才培训项目是援藏小组增强亚东“造血功能”的重点工作之一。截至目前,亚东援藏小组共组织亚东县6批次180名干部赴上海交流培训、两批次13名干部赴上海市挂职锻炼,邀请专家进藏培训共两批次20人。
多庆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是增强“造血功能”的代表性项目,其中投入援藏资金700万元。依托多庆湖,打造集新农村建设、基层党建示范点、旅游观光、藏家体验、小城镇化等于一体的“自生造血”示范点。目前,多庆村民房改造已基本完成,正在加紧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紧贴群众需求抓民生
“教育和医疗卫生是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我们援藏小组从这两个重点入手,着力改善民生民计。”王永俊告诉记者,援藏小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亚东教育、卫生技术骨干到内地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并积极邀请上海、拉萨市等地知名专家到亚东现场授课,手把手传授业务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亚东教育卫生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014年,在援藏小组的努力推动下,西藏(日喀则)首届头脑奥林匹克万人挑战赛在亚东中学成功举办,吸引了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亚东县中学等7支代表队参赛。这是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第一次来到雪域高原,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分管教育工作的援藏干部、亚东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徐兆吉,在亚东开展援藏工作期间,深入每一所学校,推门听课、评课,和夏时勇、蒋春生等一起,研究教学方法,亚东中学中考综合排名由这批援藏干部进藏时的第16名上升至日喀则市第5名。
医疗方面,援藏小组成员张玮从改变医疗环境着手,积极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争取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计划外项目,提高亚东县卫生服务中心医技水平,县卫生中心成功通过了一级甲等医院评审。普陀区卫生局也配合派出两名卫生骨干人员来到县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挖掘资源发展区域特色
亚东是红河谷之旅的重要一站,境内不仅有康布温泉、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亚东乡野人谷等自然旅游资源,还有东嘎寺、嘎举寺、曲美雄谷抗英遗址、清代海关遗址、英国驿站等红色旅游资源,深受区内外游客的青睐。
在援藏小组确定的以204省道沿线为轴线、曲美雄谷和卓木拉日雪山观景平台为亮点、帕里镇上亚东乡下司马镇为城镇化建设核心片区的“一轴两点三片区”的援藏工作思路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节点。
亚东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援藏研究的主课题之一,为此,援藏小组会同县委宣传部、文广局、旅游局,抓住乃堆拉朝圣通道开放以及县城香客服务中心建设、204省道沿线旅游产品开发、原始森林度假中心、康布温泉康复中心建设的契机,结合灾后重建东嘎寺、嘎举寺的修复完工开放,促成普陀区宣传文化系统对接亚东、宣传亚东。
截至目前,投资700万的多庆村民居整村建设项目、投资600万元的曲美雄谷和卓木拉日雪山观景平台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帕里镇街景改造项目已于2014年11月全部建成。多庆民俗风情村及多情湖观景平台、多庆赛马场、体验式藏包建设项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责编:德央
文章链接:http://www.xzxw.com/xw/201512/t20151204_957244.html